國籍: 印度年紀: 26
由於我是沙發客新手,不知道原來在沙發客網站公開行程,會收到一些Meet up (約見面),或是Host (沙發主人主動提供住的地方)的邀請信。
我公開了我的日本出差行程之後,就陸續收到一些約見面或是主動提供住處的邀請信
當然裡面有些明顯是心懷不軌之徒,譬如帳號明顯是剛建立的
沒有評價,邀請信寫得很輕浮,照片很模糊等等
裡面有些邀請信就感覺出對方很有誠意,不是那種千篇一律的罐頭訊息
是想要真心跟你文化交流的由於這次是公務出差行程,所以我當然不用找沙發主人住宿
於是我想嘗試看看meet up.也想聽聽其他沙發客的故事。
D先生我這次到日本決定meet up的沙發客之一
會選擇跟他一同共進晚餐,是因為他的邀請信很有誠意,
並且還附上他在日本的一個給外國人的生活指南社群網站寫的專欄網址給我。
裡面有些它對日本的社會或職場現象的文章。
另外,我也很好奇一個印度人如何在日本這國家的職場奮鬥生存。D是在一家日本公司工作的工程師,我們約在東京車站見面他說要帶我去他很推薦的一家居酒屋,位於有樂町站。
中間迷路了一小段,但是我想說既然餐廳在有樂町,為什麼要約在東京車站見面。
後來他說他很討厭轉乘,走一小段路比轉乘快樂。
至少這段路他可以呼吸新鮮空氣而不用被塞進電車裡。
據他所說,他的公司是ㄧ家非常傳統的日本公司。
D除了一些生活必備用語之外,並不太會說日文。
所以當我知道他竟然能讓一家"很傳統"的日本公司雇用他,讓我還蠻驚訝的
因為據我在日商工作這麼久的經驗,日本公司普遍不太容易接受外國人,而且還是不會說日文的外國人
但是這位D先生更厲害的是,這份工作還不是他自己去應徵的
而在他還在念大學的時候,他現在的公司去他的學校徵才,開出優渥的條件請他去日本工作
他還沒畢業就已經決定好了他這份到日本的工作
為了怕他迷路,他的日本雇主還讓他坐計程車從機場到他的宿舍
從機場坐計程車到他住的地方的車費,足以讓我買張台北東京來回機票啊!!
ㄧ個大學剛畢業沒有任何工作經驗,而且還不會說日語的外國人可以受到日本公司這樣的禮遇,真的讓我十分驚訝
除此之外,他說他還有其他的同學也一起來被邀請來到日本工作,也都是工程師
他說的那些企業都十分有名氣,我後來好奇問D到底是畢業於哪個大學的,
他很靦腆地說:[你可能沒有聽過,叫做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簡稱IIT]
嗯,我確實沒有聽過,但是根據我的刻板印象,
印度人似乎普遍有著很好的數理DNA,他應該就是那種具有優秀數理DNA的人。
我問D還習慣日本的生活嗎?因為我著實很好奇一個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的心路歷程。
我很想比較看看跟我在身為一個女性,而且是外國人在日商工作的經驗有甚麼異同之處。
D有著大大看起來很無辜的眼睛,所以他說起來話來感覺起來很誠懇很靦腆。
[我一開始很不習慣,我不會看漢字,覺得日本的東西吃起來都很像沒有加鹽巴,而且我還不會用筷子,但是公司同事都很和善,也有一些一起從印度來的同事,所以後來就慢慢習慣了]
另外東京也有印度裔的社區,他覺得過了一年多之後他越來越喜歡日本的生活了。
[但是日本人真的很愛工作,我不懂為什麼他們不下班回家跟家人交流或聊天,像我們印度人會想趕快下班,然後可以在家看報紙或是陪伴家人跟家人聊天]
D喝了口冰涼的啤酒後說
[你看,這裡有這麼多上班族男人,他們不是晚下班就是來居酒屋喝酒]
我開玩笑說:[可能他們家裡都有一個像印度咖哩的老婆,看起來很MILD,但是吃起來辣的要死!所以他們都不回家]
D聽完後笑得很高興,看起來像是一個小男孩般純真
我跟他說我也很想去印度看看,但是怕女生一個人去印度旅遊會有點危險。
我這樣說的時候,有先跟他說我希望這樣說不是要冒犯的他的國家。
他微笑地說,他住的城市孟買其實算是安全,因為發展的很好的關係,其實不太會有危險。
之後我們聊到有關宗教的事情。
雖然這個話題我覺得有點敏感,但是聊到他說他12月會跟家人過聖誕節假期。
我們就自然而然聊起這個話題。
他說他不是基督徒,但是印度除了印度教之外其實也有很多人信基督教跟天主教。
[雖然我有很多朋友因為宗教的因素不吃牛肉,但是我都有吃,我喜歡吃燒肉]
D繼續笑得跟一個小男孩一樣。
我們後來聊到了我曾經在泰國喝到新鮮的椰奶,那個滋味讓討厭椰奶的我驚為天人,我才知道原來新鮮的椰奶跟罐裝的味道完全不一樣。
D聽到之後很驚訝的說:[我從來都沒有喝過罐裝的椰子水或是椰奶]
所以我答應如果我們還會在東京見面的話,我會帶一罐椰奶跟椰子汁給他喝喝看
D笑得很開心說他很期待。
就這樣身為台灣人的我跟印度人的D,一起在日本的居酒屋吃了一頓有趣的晚餐。
雖然D穿著西裝,從背影看起來就像是個日本的上班族一樣。
但是從正面看起來,他的稚氣未脫,尤其是大大的眼睛加上靦腆的笑容
好像一個參加完高中畢業典禮的大男孩。
但是他謙虛的談吐卻可以讓人可以感覺到他其實是一個很有深度的人。
我不知道目前台灣26歲的人能有幾個有像他一樣涵養與經歷,甚至是我,我都覺得有點汗顏。
D是我第一個印度籍朋友,我也很榮幸可以當他第一個台灣籍的朋友!
D是我第一個印度籍朋友,我也很榮幸可以當他第一個台灣籍的朋友!
後來回到飯店,我查了一下他就讀的學校
才知道這個IIT有多了不起
原來IIT號稱印度的麻省理工學院,甚至這個學校還流傳一個有趣的橋段
有天麻省理工學院開學,有個教授問台下的一個印度裔學生:[你的國家有IIT,你為什麼要來MIT呢?]
那個學生回答:[我就是考不上IIT才來美國念MIT的]
IIT的錄取率比MIT低之外,而且在印度的地位跟影響力等於MIT+哈佛+普林斯頓加在一起
是一所超級菁英大學
矽谷的創業家有四成都是來自這個學校
更驚人的是,每年有許多美國名校,世界的有名企業都會到這所學校招募人才
他們開出跟哈佛畢業生相等的年薪,許多優渥的補助,或是全額獎學金到這所學校去搶人才
因為這所學校不但很難進去,也很難順利畢業
我看到之後簡直大開眼界
要不是跟D見面吃飯,我不知道原來印度有一間這麼近乎變態的菁英大學
也不知道原來這個好像很危險,很神秘的古國,在現今的資本主義社會有著這麼大的影響力
我又再一次發現世界真的很大,也感謝我有這個機會一窺到世界的另一種面貌
D其實是個很優秀的年輕人,但是他謙虛又靦腆的態度,讓我見識到真正的虛懷若谷
在台灣目前大家在吵著22K的時候
在台灣目前大家在吵著22K的時候
我反思在抱怨薪水低,環境不好的時候
到底,我們曾經努力過甚麼?
要擠進一個40萬人報考,只錄取5,000人的學校要花少時間挑燈夜讀?
甚至有些學生沒有錢付電費或是買書,所以是大家共用一本原文書
甚至有些學生沒有錢付電費或是買書,所以是大家共用一本原文書
我們看到別人大學都還沒有畢業就被許多大公司捧著錢跟優渥的待遇去搶人,
但是有看到他們背後的努力嗎?我又能做到那樣幾近懸梁刺骨的努力嗎?
但是有看到他們背後的努力嗎?我又能做到那樣幾近懸梁刺骨的努力嗎?
我只有覺得很慚愧。
D問我當我26歲的時候我在做甚麼呢?
我跟他開玩笑說這個年紀離我太久遠了,我忘光光了。
其實我後來仔細想想,26歲的我跟他比起來實在是太醉生夢死了。
但是我想,現在認真的生活應該還是來得及的。
他認真且有熱情的生活態度點亮了我的生活,如同他名字的意義一樣"充滿光明的島嶼"
我跟他開玩笑說這個年紀離我太久遠了,我忘光光了。
其實我後來仔細想想,26歲的我跟他比起來實在是太醉生夢死了。
但是我想,現在認真的生活應該還是來得及的。
他認真且有熱情的生活態度點亮了我的生活,如同他名字的意義一樣"充滿光明的島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